我國是鋼桶制造大國,產量已穩居世界前列。目前鋼桶制造過程中使用的鋼桶涂料主要為溶劑型涂料,同時涂料使用過程中至少還需添加10%~20%的稀釋劑(主要成分為甲苯、二甲苯),因此會產生大量的VOCs(有機溶劑氣體)。據業內人士估算,平均生產一只200升標準鋼桶的涂料使用量約為0.2公斤(不含稀釋劑),噴涂施工中還需添加20%左右的稀釋劑。因此,生產一個標準200升鋼桶VOCs排放量為0.12~0.15公斤。按全國鋼桶產量1.5億只估算,則全國鋼桶制造業VOCs排放量約1.8~2.3萬噸。由此可以看出,鋼桶制造行業是VOCs排放大戶。
一、鋼桶制造行業VOCs排放標準制訂 標準制訂應遵循技術經濟可行性原則,以鋼桶制造業現有成熟的清潔生產工藝和污染治理技術為依托,確定標準值及有關技術要求。《標準》的制訂一定要注重經濟科學,要有可操作性。
這個標準的制定,首先要對國內各個主要的鋼桶制作企業進行了調研,經過深入分析之后再確定。考慮到企業之間的差距,《標準》也要酌情體現出已有環保措施的企業和沒有清潔生產企業的區別,也要充分體現新企業與舊企業之間的差別,更要和當地環保局頒發的VOCs排放標準協調,這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對舊企業要迫切提出兩個時段的排放標準,第一時段限值是對舊企業設立一定時間的過渡期,迅速安裝
VOCs廢氣治理設備;第二是凈化設備安裝運轉后必須達到VOCs凈化標準,符合當地環保排放要求。
因此,建議各企業針對本身的生產工藝特點,設備狀態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和當地環保局協調,如何實現這二個時段的VOCs凈化措施,達到企業健康發展的目的而努力。
對于已安裝廢氣凈化設備的企業,要進一步規范管理,對環保設備定期保養,按合同內容進行檢測,有關票據至少保存三年,以達到穩定的VOCs排放,符合當地環保檢測要求。
二、鋼桶制造企業VOCs廢氣治理技術須對癥下藥 鋼桶制造業是典型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產業,其有機廢氣排放具有典型的大風量、低濃度的特點,治理難度較大。在鋼桶涂裝工藝中,VOCs污染表現在二方面:一是噴漆室的排放,但由于是常溫下的溶劑氣體排放,濃度又較低,一般都是用吸收、吸附、冷凝回收等物理方法進行凈化;二是烘房的高溫廢氣的排放,一般都是用直接燃燒、催化燃燒、等離子、生物等化學方法進行凈化。
因此,對于條鋼桶生產線流程長、風量大,內表面噴涂、外表面噴涂、流平、烘干等工位都會產生VOCs污染,要分別使用物理法或化學法凈化設備進行治理,也就是說,一條生產線要兩套廢氣凈化設備。隨著環保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研制出蓄熱式焚燒爐(RTO),可以對兩條生產線的噴漆房、流平段、烘房等VOCs排放口集中抽到RTO設備進行大規模廢氣凈化。
據調查,對于一條生產線的
VOCs廢氣治理,目前是“固定床活性炭吸附-熱風脫附-催化燃燒”工藝具有較好的技術經濟適用性,能適應鋼桶制造廠有機廢氣的大風量、低濃度的特點,因而在鋼桶制造業治理VOCs污染領域得到了廣泛使用。
考慮到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對于鋼桶制造行業的
VOCs廢氣治理,目前分兩個時段進行:
第一時段,減少廢氣污染。有兩個措施,一是不斷提高廢氣凈化環保設備質量,走向節能型環保發展道路;二是大力推廣水性涂料的使用,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除提高水性涂料本身施工性能、質量要求外,對現有設備也要進行必要的改造,以適應水性涂料的使用。
第二時段,完全消除廢氣浸染。研制彩印、彩涂、覆膜等預涂板材料,對傳統鋼桶生產工藝進行顛覆性的技術革命,真正實現完全沒有廢氣污染的清潔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