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VOCs治理的主流技術,RTO的適用行業較為廣泛。當處理化工、制藥、涂布等濃度較高或者濃度會陡升的廢氣時,需要特別重視防范爆炸風險。2、以RTO為主體設備的治理工程的安全設計應以預防風險發生為主。在工藝設計中一定要做好前端預防措施,做好RTO裝置進氣端氣體濃度的檢測(LEL監測)和超過安全值的響應,嚴格控制進入RTO裝置的氣體濃度低于其爆炸極限下限的25%。因此,RTO規范中規定“進氣濃度應低于其爆炸極限下限的25%”(4.3條和6.5.1條)、“應在治理工程與主體生產工藝設備之間的管道系統中安裝阻火器或防火閥”(6.5.2條)、“治理工程在設計、建設、運行過程中應優先并充分考慮安全因素”(5.1.4條)等安全要求。結合國內及歐美等國的工程實踐,系統發生爆炸的原因一般是工藝設計不合理、LEL監測失效或響應時間不合理等,在實際工程中可根據廢氣中VOCs濃度變化特征和周邊環境的安全要求配置雙系統或多系統對LEL、溫度、壓力等項目進行監測,根據管道長度合理設計LEL監測響應時間和閥門響應時間等,并采用稀釋或緩沖等措施確保進入RTO裝置的VOCs濃度低于LEL的25%,以避免爆炸風險的發生。

3、結合RTO規范的上下文,6.6.5條“治理工程的防爆泄壓設計應符合GB 50160的相關規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層意思:(1)防爆泄壓是RTO工程安全措施中的一種,應根據工程整體情況,與LEL監測、超過安全值的響應等安全措施統籌進行系統分析后,確定是否安裝;
(2)當確需安裝防爆泄壓裝置/設施時,防爆泄壓裝置/設施的安裝位置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計確定,并不一定安裝在RTO裝置本體;
(3)必要時可在RTO工程的管道位置按照規定進行防爆泄壓設計。